DMI Unveils the 2024 China Offshore Bond Underwriting League Tables
DMI has officially released the 2024 China Offshore Bond Underwriting League Tables, featuring a total of 14 distinct rankings, including:
- Overall China Offshore Bond Underwriting Ranking
- China Offshore Bond Underwriting by Banks
- China Offshore Bond Underwriting by Securities Firms
- Dim Sum Bond Underwriting Overall Ranking
- Dim Sum Bond Underwriting by Banks
- Dim Sum Bond Underwriting by Securities Firms
- China ESG Bond Underwriting Ranking
The rankings distinguish between Lead Underwriter and Total Underwriting categories.
2024年中资离岸债市场
2024年中资离岸债市场发行规模增长约34%,其中离岸人民币债券的占比显著上升,城投债成为主要推动力,发行主体数量明显增加。与此同时,地产债发行持续萎缩,多个产业类企业通过多币种融资重新进入市场。
外部金融市场趋向宽松,利率和汇率环境为中资境外债的发行提供了支撑。然而,美联储降息后维持鹰派立场,同时市场对特朗普上台后美国财政状况的担忧导致中长期美债收益率上行,中美国债收益率利差进一步扩宽。尽管2024年12月中资离岸债发行规模有所回落,但城投债板块的发行依然保持较高活跃度。
从全年承销规模及数量来看,中资银行在承销榜单中表现稳健,占据主导地位,而券商则在细分市场中展现较强的竞争力。银行和券商主承在2024年持续在中资离岸债市场扮演关键角色,特别是在城投债和其他多币种融资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
DMI 现发布 2024年度中资离岸债券承销排行榜。用户登录 DMI终端亦可自行查看中资离岸债市场承销商季度/全年表现。
*以下榜单根据合并及非合并口径分别统计结果,按金额排名:
2024年中资离岸债主承销总排行中,中国银行继续领跑,合并口径下承销金额为33.56亿美元,市场份额7.12%。紧随其后的是中信银行和中金公司,分别承销27.38亿美元和21.13亿美元。去除合并口径后,中金公司以21.13亿美元居首,国泰君安和汇丰银行分别排名二、三,承销额为18.58亿美元和18.49亿美元。
2024年中资离岸债承销总排行榜中,中信银行以75.47亿美元合并口径承销额排名第一,中国银行和兴业银行分别以54.69亿美元和48.83亿美元排名二、三。非合并口径下,兴业银行以48.83亿美元领先,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的承销额为48.26亿美元和46.32亿美元。
中资离岸债-银行
2024年中资离岸债-银行主承销榜单中,中国银行以33.56亿美元承销金额和11.47%市场份额保持领先。中信银行和工商银行的承销额分别为27.38亿美元和20.78亿美元,排名二、三。非合并口径上,汇丰银行以18.49亿美元居于首位,市场份额6.32%,信银资本和建银亚洲分别以18.41亿美元和17.21亿美元排名第二、第三。
2024年中资离岸债-银行承销总排行方面,合并口径下中信银行以75.47亿美元居首,中国银行和兴业银行分别承销54.69亿美元和48.83亿美元。非合并口径中,兴业银行的承销额为48.83亿美元,领先其余机构,信银资本和中信银行国际的承销额分别为44.89亿美元和30.58亿美元。
中资离岸债-券商
2024年中资离岸债-券商主承销合并口径排名中,中金公司以21.13亿美元的承销额和11.88%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国泰君安和中信证券分别以18.58亿美元和15.57亿美元紧随其后。非合并口径中,中金公司继续位居榜首,承销金额为18.58亿美元,国泰君安和中信证券位列其后。
2024年中资离岸债-券商承销总排行方面,中金公司以48.26亿美元承销额位居合并口径榜单第一,市场份额为9.33%。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分别承销46.32亿美元和38.39亿美元,排名二、三。非合并口径中,中金公司以48.26亿美元继续占据领先位置,中信证券和海通国际的承销额分别为46.32亿美元和35.14亿美元。
2024年点心债市场
2024年点心债市场明显扩容,发行规模大幅增长,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外,海外金融机构、跨国企业以及中国内地在港上市的公司纷纷加入市场,尤其是城投债发行规模大幅提升,占据市场重要份额。受境内外利差扩大影响,点心债的配置性价比逐渐提高。政策监管方面,境内城投债发行趋严,促使城投企业转向境外发行点心债以拓宽融资渠道。然而,11月市场消息称,监管部门叫停TRS模式投资城投点心债,在南向通渠道下,各机构对城投点心债的投资“只减不增”,是否将从严管理城投点心债的发行节奏,成为市场在2025年关注的重点。
2024年点心债主承销总排行中,中国银行以10.09亿美元承销额和6.27%市场份额位居合并口径榜首,国泰君安和中金公司分别承销9.79亿美元和9.35亿美元,排名二、三。非合并口径下,国泰君安以9.79亿美元承销额领先,中金公司和汇丰银行分别承销9.35亿美元和8.17亿美元。
2024年点心债承销总排行榜中,合并口径中信银行以24.44亿美元的承销额居于第一,中金公司、中信证券的承销额分别为18.13亿美元、17.92亿美元。非合并口径中,中金公司以18.13亿美元位居榜首,中信证券和海通国际分别承销17.92亿美元和15.64亿美元。
点心债-银行
2024年点心债-银行主承销榜单中,中国银行以10.09亿美元承销额和14.67%市场份额稳居合并口径首位。汇丰银行和工商银行分别以11.87%和9.37%市场份额紧随其后。非合并口径下,汇丰银行以8.17亿美元承销额领先,市场份额为11.87%,中银香港和兴业银行分别以8.47%和7.60%市场份额排名二、三。
2024年点心债-银行承销总排行,合并口径中信银行以24.44亿美元领跑,兴业银行、工商银行分别承销15.54亿美元、14.86亿美元。非合并口径中,兴业银行以15.54亿美元位列榜首,信银资本和中信银行国际的承销额分别为12.39亿美元和12.05亿美元。
点心债-券商
2024年点心债-券商主承销榜单中,国泰君安以9.79亿美元承销额领先。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分别承销9.35亿美元和7.82亿美元。非合并口径中,国泰君安继续居于首位,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的承销额分别为9.35亿美元和7.82亿美元。
2024年点心债-券商承销总排行中,中金公司以18.13亿美元位居合并口径榜单第一,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的承销额分别为17.92亿美元和17.77亿美元。非合并口径中,中金公司以18.13亿美元继续领先,中信证券和海通国际分别承销17.92亿美元和15.64亿美元。
2024年中资ESG债券市场
2024年中资ESG债券市场规模有所下降,特别是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减少,但转型类债券则呈现增长。国有企业继续主导绿色债券市场的发行,城商行和民营企业发行也有所增加,涉及的产业范围不断扩展,涵盖了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等多个行业。
2024年中资ESG债券主承销榜单中,中国银行以9.55亿美元承销额稳居合并口径榜首,中金公司和国泰君安分别承销5.97亿美元和5.95亿美元。非合并口径中,中金公司以5.97亿美元位列榜首,国泰君安和中国银行的承销额分别为5.95亿美元和5.68亿美元。
2024年中资ESG债券承销总排行榜中,中信银行以20.81亿美元承销额稳居合并口径首位,市场份额为6.59%。中国银行和民生银行的承销额分别为15.75亿美元和14.35亿美元。非合并口径下,中信证券以13.60亿美元领跑,市场份额为4.31%,中金公司和国泰君安分别承销13.31亿美元和12.48亿美元。
DMI承销排行榜说明
1.数据口径:
(1)中资离岸债,即中国公司(或中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在境外离岸市场发行的债券;
(2)包含未上市且剔除港澳台;
(3)发行期限大于等于300天的债券;
(4)固定收益及浮动利息美元债券(不包含可转换债券);
(5)公募债及公开信息可获得的私募债(不包含公开信息未能取得的私募债)。
(6)合并及非合并口径说明:合并口径的排名以集团为单位进行统计(集团根据不同金融机构主体间的股权结构等规则进行分类和合并);非合并口径的排名以金融机构法律实体为单位进行统计。
2.数据来源:
承销排行榜所用的数据均来自公开市场信息,均可在DMI平台查看并下载完整榜单。